九游娱乐官方-法兰克福主场火爆一战,逼平强劲对手

25 0 2025-05-21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张少刚

  日前《中国新闻周刊》对商务部国际经贸司司长张少刚进行了专访,关于G20杭州峰会,看看张少刚司长怎么说。

  对于商务部来说,G20杭州峰会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张少刚:今年G20杭州峰会的主题是推动各方“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还围绕创新、经济金融治理、贸易投资、发展等设置了四个重点议题,商务部主要负责“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议题的成果筹备工作,同时也负责“包容和联动发展”方面的工作。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张少刚

  日前《中国新闻周刊》对商务部国际经贸司司长张少刚进行了专访,关于G20杭州峰会,看看张少刚司长怎么说。

  对于商务部来说,G20杭州峰会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张少刚:今年G20杭州峰会的主题是推动各方“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还围绕创新、经济金融治理、贸易投资、发展等设置了四个重点议题,商务部主要负责“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议题的成果筹备工作,同时也负责“包容和联动发展”方面的工作。

  G20本身起源于金融危机,从1998年开始,主要是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G20升格为峰会机制。当时,G20总体而言是一个危机应对机制,其主要工作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协调货币、财政等宏观经济政策来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其下设机制也以财政金融为主。贸易投资合作一直以来是G20的一块短板,既没有定期召开的贸易部长会议机制,也没有相关的常设工作组支持。

  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逐渐消退,G2O本身的功能和定位正在发生转变。从2009年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之后,G20的议题和合作范围都有很大拓展,正在从一个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平台转变。应该讲,这一机制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G20在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发挥,很多成员,包括工商界都呼吁G20加强贸易投资政策方面的协调和合作力度,进而促进全球经济实现中长期增长。

  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安塔利亚峰会时指出,我们把世界经济比作人的肌体,那么贸易和投资就是血液。只有气血通畅,世界经济才会健康发展。也正是在这一次峰会上,各方在中方的倡议下,一致同意加强贸易投资协调力度,并推进相关领域合作。

  中国作为今年G20的东道主,在经贸领域的工作重点就是要和各成员一起,按照G20领导人已经达成的共识,打造G20贸易投资机制,弥补G20在机制上的这块短板,共同把G20合作机制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这也正是2016年我们在G20经贸领域办会工作中最为核心的任务——推动G20从一个危机应对机制转变为全球经济长效治理机制,通过重振全球贸易和投资来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

  “贸易投资机制化”这个提法是中方首先提出来的?

  张少刚:对。加强G20贸易投资机制建设,增进G20成员在贸易投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是G20中国年在贸易投资领域合作的重点方向,也是中方为促进G20机制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的中国方案。

  为了全面系统推进G20贸易投资合作,我们今年在贸易投资领域确立了5大议题,包括加强G20贸易投资机制建设;促进全球贸易增长;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与合作;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这个方案是我们在广泛征求各成员、国际组织以及工商界意见的建议基础上形成的,应该说,这是中国方案,也是G20成员和各方集体智慧的体现。

  5项议题的制定,从整体上是怎样的考虑?

  张少刚:首先,“加强G20贸易投资机制建设”,是要把机制和平台搭起来,通过贸易部长会议机制化和创建贸易投资工作组等,为G20贸易投资合作提供稳定和强有力的支撑。然后,要为当前的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在重振贸易和投资发展方面,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提出可操作的方案来。

  譬如在促进全球贸易增长上,我们针对全球贸易面临的瓶颈和新机遇,提出了G20“贸易增长战略”倡议;在投资方面,针对全球投资政策制订缺乏协调、投资治理碎片化严重的情况,提出了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另外,为了支持和重振多边贸易体制,我们还提出了G20成员承诺在年底前批准贸易便利化协定、延长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到2018年底等倡议,并积极推动G20在推进多边贸易谈判和有关议题讨论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在建立“贸易投资机制”上,中国具体的贡献是什么?

  张少刚:今年,围绕贸易投资机制建设,中方和各方一起重点做了这几件事:一是召开了机制化后的贸易部长会议,并发布了G20历史上第一个贸易部长会议声明;二是创建了“贸易投资工作组”,举办了四次会议并推动各方批准了该工作组的工作职责;三是建立了G20贸易投资合作机制和国际组织、工商界(B20)、智库(T20)的联系机制,邀请它们参加相关会议,建言献策,协同推进合作。以上这些工作都是对G20机制的完善和发展,是推动G20实现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重要举措。我们相信这些努力可以帮助未来的G20东道主更好地“接力”,持续推动贸易投资合作,推动G20为全球贸易投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明年G20东道主德国在工作层已经明确表示,2017年会继续举办贸易投资工作组会议。

  这套“中国方案”提出后,是否有成员持有不同的态度?

  张少刚:我们最初是在安塔利亚峰会期间与各方就贸易部长会议机制化和建立工作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和协商。应该说,当时一些成员对此还是有一些疑问的,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这个机制和世贸组织的关系是什么?工作组讨论什么议题,怎么运行,谁来主持等等。

  后来通过非常密集的沟通和协调,各方的疑问、疑虑逐步厘清了,大家对G20贸易投资合作机制的职能和作用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合作信心进一步增强。安塔利亚峰会就定期召开贸易部长会议和建立支持性工作组达成了共识。之后,中国接棒G20东道国,又经过半年多时间,特别是通过中国年的四次工作组会议,我们和各方一起讨论,研究,最终在7月贸易部长会议上达成了非常广泛的共识,制订了工作组的工作职责,对新机制进行了建章立制。

  当然,G20贸易投资合作刚刚起步,很多具体成果倡议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很多难点。比如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就是一个例子。近10多年来,很多国家和国际机构都想在协调全球投资政策制订方面有所突破,但都失败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强调对外资的保护和透明度等,发展中国家则多是引资大国,强调对投资的监管等。如何弥合这些分歧,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着陆区,是非常大的挑战。经过非常艰难的磋商,到了7月份的贸易部长会前夕,各方在最后关头成功找到了着陆区,就具有历史意义的9条投资指导原则达成一致,在多边投资政策协调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法兰克福主场火爆一战,逼平强劲对手

  从最终取得的成果来看,这些成果是否超出了预期?这些成果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角色转变有什么联系?

  张少刚:尽管我们在今年初提出的经贸合作方向和重点领域得到了各方的积极支持,但是在具体成果推进中,还是有不少困难。当然,我们在提出这些方案之前已经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摸底”,对总体形势和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非常缜密的评估和准备,所以在推动过程中,即便在一些问题上面对挑战和困难,我们也一直非常坚定地去推进,同时与各方保持很好的沟通和协调,最终排除了困难,寻找到了利益契合点,成功实现了预期工作目标,为杭州峰会在经贸领域实现积极务实、能够留下历史印记的成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应该说,这些成果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达成的,而是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持续地推进改革开放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托和基础。以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开始全面融入全球化,积极开展自贸区谈判和区域经济合作,并深入参与了全球经济治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从中国主场外交活动来说,我们先后在2001年和2014年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特别是在两年前的APEC北京峰会上,中方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贡献了一系列中国方案,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这些都为我们2016年举办G20峰会打下了基础。

  所以说,中国方案的提出和实现,实际上是中国自身发展和中国不断深入参与全球治理进程的一个体现,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我相信这个趋势还会延续,而且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投入和参与度还会继续提升,这既是中国体现大国担当、更多贡献全球公共产品的需要,也是提升我们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良好外部环境的需要。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总第772期

法兰克福主场火爆一战,逼平强劲对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zblogPHP模板 zblogPHP模板 zblogPHP模板 zblogPHP模板 zblogPHP模板 zblogPHP模板